不干不肿而痛,为三阴寒证,宜四逆汤加桔梗主治也。阳虚失运,中寒不化,故小便不利也。
亦有协热利不止,更或结胸而发黄者,用茵陈五分,同陷胸汤三分、大承气二分以下之。<目录>增添别本经验诸方\治痈疽发背治肺痈,胸中满,振寒脉数,咽干不渴,时出浊唾腥臭,久久吐脓如硬米粥者用。
十神外感寒气病,功在温经利气殊,升葛芎麻甘草芍,姜葱香附芷陈苏。【注】经曰∶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,至夏为热病。
欲急,则又佐以草乌,此药味性烈,能破恶块,逐寒热,遇冷即消,遇热即溃。若被刀箭伤,虫兽伤啮成疮穣烂,肌肉不生,跌磕肿痛。
或可微下及微和胃气者,小承气汤、调胃承气为后、先之次。宜哉。
或言传手厥阴包络相火,则水火既济而愈;传足厥阴肝经,则土败木贼而当死者,妄说也。滑脉者,不涩也,多与实、数相兼,则为病热。